阿娇现在住在北京,一个挺大的房子里,具体多大没细说,但听上去肯定不小,两百来平的样子。
她一个人住,这事儿最近被几个朋友去她家做客的视频给曝光了。
44岁了,离了婚好几年,从上海搬到了北京,过起了一个人的日子。
房子装修得挺有味道,不是那种冷冰冰的现代风,反而有点老派宫廷的感觉,暖色调的墙,金色的边边角角,客厅里那张沙发是蓝粉相间的,看着就舒服。
窗户特别大,阳光能洒满整个屋子,空调是中央空调,厨房里还有个能推来推去的小屏幕,叫什么“闺蜜机”,她说做饭看菜谱、跟着视频做操都靠它。

那天朋友来,她穿得很随意,就是那种在家常穿的家居服,头发也没怎么打理,素面朝天的,但气色看着不错。
几个人围在她家那个小小的圆桌旁边,喝茶,吃点心,聊聊天。
她家没弄那种大餐桌,就一个小圆桌,估计平时真就一个人吃饭。
说到吃的,她自己承认,基本不做饭,厨房用得少,冰箱里倒是塞满了各种低卡零食和速食,还有她减肥喝的糙米糊。
她说之前为了控制体重,连着喝了半个月的糙米糊,整个人瘦了一圈。
那天他们点的外卖可不便宜,七百多块,最贵的一道菜是厚切牛肉,三百多,几个人吃得还挺开心。
![]()
房子大,东西自然也多。
衣帽间那叫一个宽敞,衣服鞋子包包整整齐齐挂着,分区明确,看着就让人心情好。
她说自己不用搞什么断舍离,想买就买,生活品质得跟上。
选择在北京住,她说主要还是因为房子大,价格比香港实在多了。
香港那地方,寸土寸金,住个小房子憋屈,北京虽然也贵,但同样的钱能换来更大的空间,她觉得值。
家里各个角落都摆着毛绒玩具,最大的一只熊快有半人高,还有粉色的音响,这些小玩意儿给她添了不少少女感,跟她演过的那些古装美人角色倒是有点反差。
![]()
感情上,她现在是单身,没公开男朋友。
前夫赖弘国那边听说已经儿女双全了,她自己还是一个人。
节目里孟鹤堂问她以后有没有打算再生个孩子,她笑了笑,说当然想啊,但说实话,这个年纪了,又没遇到合适的人,确实有点难。
这话她说得挺坦然,没有刻意回避,也没有卖惨,就是陈述一个事实。
她甚至在家里留了个位置,说是将来要是有孩子,就放婴儿床。
她还特意去咨询了营养师,备孕该吃什么,怎么调理身体,心里都有数。
看得出来,当妈这个念头在她心里扎了根,不是说说而已。
![]()
她从小经历就挺坎坷的,爸爸走得早,跟着妈妈和外婆长大,小时候经常搬家,学校也换来换去,这种漂泊感可能让她特别渴望有个安稳的家,有个属于自己的孩子。
现在条件好了,房子也大了,可心里那份对家庭的渴望反而更强烈了。
她不掩饰自己的孤独,朋友来了热闹一阵,走了之后,偌大的房子又只剩下她一个人和两只狗一只猫。
宠物成了她最亲密的伙伴,她给它们起名字,照顾它们的饮食起居,某种程度上,这也是在练习当妈妈吧。
她对生活有自己的理解。一个人住,不代表日子就得过得潦草。
![]()
她会精心布置房间,买喜欢的玩具,点贵的外卖,也会为了保持状态去控制饮食。
她不觉得独居有多凄凉,反而觉得自由自在,想干嘛干嘛。
但她也清楚,自由背后是责任,是自己得扛起所有。
她不会为了结婚而结婚,也不会为了生孩子就随便找个人凑合。
她想要的是真正的家庭,是血脉相连的陪伴,不是形式上的完整。
网上关于她的讨论挺多,有人说她可怜,一个人住那么大房子浪费;有人说她洒脱,活出了自我;也有人说她该放下了,别总想着孩子。
这些声音她都听得到,但她似乎并不太在意。
![]()
她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,该工作工作,该放松放松,该为未来打算也认真打算。
她知道,人生没有标准答案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。
她选择在北京这个城市,在这个宽敞的房子里,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。
有时候她也会想,如果当初没离婚,现在的生活会不会不一样?
但人生没有如果,走过的路回不了头。她现在拥有的,是经过风雨后沉淀下来的平静和清醒。
她不再执着于外界的眼光,更在乎内心的满足。
她可以享受一个人的宁静,也能拥抱朋友带来的热闹。
她会为一顿美食开心,也会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发愁。
![]()
她就是一个真实的、有血有肉的中年女性,有着对爱情的期待,对家庭的向往,对生活的热爱。
她家的阳台上养了几盆花,她说每天都会去看看,浇水,修剪。
花开了,她会拍照片发朋友圈。
她说看着花从种子到发芽,再到开花,这个过程让她觉得生命很奇妙。
也许,她也在等待属于自己的那个奇迹,无论是爱情还是孩子。
在等待的过程中,她没有虚度光阴,而是把每一天都过得认真而有质感。
她用行动证明,即使一个人,也可以把生活过得有声有色。
她不是在等谁来拯救,而是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,为可能到来的幸福做好准备。